标签:初二语文学习大全,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百题竞赛复赛考试题,
①□ □ □ □ ②□ □ □ □③□ □ □ □
28.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出第⑥自然段柳的普通所揭示的道理。
29.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请指出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0. 在文中,柳树是君子的象征。现在,请从反面角度思考,指出柳树存在着的某一个方面的缺点或不足,并对其作一些描述。
【示例】柳树的弱不禁风
平庸的柳树,在狂风暴雨中,它手足无措,无精打采,在寒冬腊月里,它败枝残叶,给人总是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31-36题。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 ▲ 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风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1、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 ▲ ,而实际上是指 ▲ 。
32、本文采用了 ▲ 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 ▲ ,详写了 ▲ 。这样安排是为了 ▲ 。
33、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在第②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的句子(字数不少于20字)。
34、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①(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
②我颤抖着手从下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35、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36、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四)阅读下文,完成37-42题。
秋水时至①,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②、渚崖③之间,不辩④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⑤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⑥。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⑦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⑧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
【注释】①秋水:夏天的大水。②涘(s?):水边。③渚崖:水中小洲。④辩:同“辨”,分辨。⑤东面:面向东方。⑥旋其面目:改变(原来骄傲的)样子。
⑦少:认为……少;轻:认为……轻。⑧殆:这里指糟糕。⑨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
3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⑵顺流而东行(▲)
⑶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⑷吾非至于子之门(▲)
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错误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夏天的大水按着时令到了。
B、百川灌河:黄河的水,灌溉着无数的山川。
C、河伯欣然自喜:河伯欣欣然自我陶醉起来。
D、望洋向若而叹曰:仰起头来对着北海神无限感叹地说。
39、翻译下面的句子。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40、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写出一个成语。
⑴ ▲ ⑵ ▲
41、河伯认为文中哪句话正是批评自己这种人的?
42、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语文课外知识。(52、55题1.5分,54题4分,其余各题1分,共18分)
www.kletg.comwww.kletg.com43、下面四副对联写的各是哪位文学家。(▲)
①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③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A、诸葛亮 文天祥 司马迁 蒲松龄
B、杜 甫 司马迁 屈 原 吴承恩
C、杜 甫 文天祥 屈 原 蒲松龄
D、李 白 文天祥 司马迁 蒲松龄
4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律诗分为五律和七律。每首八句分四联,分别叫做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B、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因此每首词都有词牌。根据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短调、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词也称为“长短句”。
C、我国小说成熟于唐代,成为“传奇”,明清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潮期,其中最有影响的四大章回体小说是《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
D、《楚辞》为战国时期屈原所著,其特点是: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因有名诗《离骚》,所以楚辞也称“骚体”。
45、下列人名与出处不对应的一项(▲)
A、阿里巴巴——《一千零一夜》 B、犹大——《伊索寓言》
C、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 、灰姑娘——《格林童话》
46、下列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笛福《鲁滨逊漂流记》②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③《格林童话》
④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⑤高尔基《童年》⑥歌德《浮士德》
⑦罗曼·罗兰《名人传》⑧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⑨雨果《巴黎圣母院》
A、①②/④⑤⑧/③⑦⑨/⑥ B、①②/③⑥/④⑤⑧/⑦⑨
C、①②/④⑧/③⑥/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⑧/⑦⑨/⑥
47、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
①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48、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
A、古人以稷为五谷(稻、黍、稷、麦、菽)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B、“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顺治二年乙寅四月,江都围急”。这三句用的都是年号兼干支。
C、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旦、净、丑四种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D、《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4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代表示年龄的称谓,选出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
tag: 资料 考试题 初二语文初二语文学习,初二语文学习大全,初中学习 - 初二学习 - 初二语文学习